|静电是如何产生的?
静电的原理
所有物质微观上均由原子构成。
原子由一个质子与其周围的电子组成,电子数量刚好能与质子的带电量保持平衡。
电子只要受到一点外力,就会被外部吸附走。
质子与电子的平衡被打破后就产生了静电。
无静电(0V) | 带正电(+) | 带负电(-) |
---|---|---|
电荷与电荷相平衡,不带静电。 | 当失去电子(-)时电数量多,此时为带电的状态。 | 当从外部得到电子(-)时,电数量多此时为带-电的状态。 |
|带电的原因
1. 接触带电
两个物体相接触时,物体间会发生电子的移动。
此时若迅速将其分离会使电子偏于一方,造成静电现象。
各物体的质子与电子数相同,为电平衡状态,不产生电位(静电)。 |
|
物体相互接触时,电子(-)会从功函数较小的工件向功函数较大的工件移动。
|
|
若迅速将物体分离会使电子偏于一方。根据电子数,物体会变为带正电或带负电状态。 |
带电极性与带电量的大小
带电序列
可以从带电序列表中了解两物质接触时的“带电极性”和“带电量大小”。
带电序列的用法
- 1:带电极性
-
处于带电序列上方的物质带+电,
下方的物质带-电。
例1:玻璃(+)涤纶(-)
例2:涤纶(+)氟树脂(-) - 2:带电量大小
-
在带电序列中,距离越远带电量越大。
例1:人体同尼龙的带电量(小)
例2:人体同涤纶的带电量(大)
2. 诱导带电
诱导带电是指物体相互靠近而没有接触时产生的静电。由于物体没有实际接触,因此不易被发现。
+电与-电平衡,表面电位计显示无带电量。
当带电物体靠近时,电子因被吸引而发生偏移,表面电位测定器显示+。
|
诱导带电造成的不良影响
装置设备的破坏1
1) 不带电的设备无电量偏移。
2) 经过反复作业,当真空吸盘等带电物体靠近时,会发生静电诱导。图中的电子被推至电极侧,芯片附近为带正电的状态,电极部为带负电的状态。
3) 若装置安装于金属底座,则会发生静电放电。这种场合需要使用导电性橡胶吸盘。
装置设备的破坏2
1) 不带电的设备无电量偏移。
2) 作业者靠近时发生诱导带电,作业者一侧带负电,另一侧带正电。
3) 这种状态下如果接地,就会发生静电放电。电子(-)从地面流入设备。
4) 绝缘状态下作业者离开后变为带负电的状态。
5) 再次接地会再次发生静电放电。
电子(-)流出。
|离子附着产生的带电
有些装置(如使用紫外线的装置等)会产生离子。
产生的离子附着于工件会使其带电。
离子是什么?
・离子是指分子(原子)带有少量电量的状态。
・静电消除器可将空气中的氧分子(原子)、氮分子(原子)等变为正负离子。